教學目標:
1.認識稻米是如何來的。
2.藉由各種不同的米料理,認識米的家族。
3.運用各種料理工具,動手製作米料理。
4.認識配合節氣和節慶變化所製成的節慶米食。
5.運用米作為美勞素材進行創作。
活動主題及綱要:
活動一「我是小農夫」:認識稻米生長的過程,模仿扮演農夫重稻。
活動二「稻米的由來」:理解故事的角色、情節與主題,享受扮演的樂趣。
活動三「稻米的守護者」:理解稻草人的功用,體驗製作稻草人的樂趣。
活動四「快樂的吃飯時間」: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愉快的進食氣氛。
活動五「感恩的心」:體會農夫的辛苦並懂得珍惜食物。
活動六「量米遊戲」:學習量米的技巧,發展測量的概念。
活動七「煮飯囉」:學習洗米煮飯的方法,體驗烹飪的樂趣。
活動八「可愛造型飯糰」:學習動手作飯糰及動手做的樂趣。
活動九「好吃的麻糬」:知道如何將米變成麻糬並享受烹飪的樂趣。
活動十「來做米料理」:嘗試製作米料理並享受烹飪的樂趣。
活動十一「做壽司」:學習製作壽司的技巧並享受烹飪的樂趣。
活動十二「爆米香」:運用肢體表現爆米香的情境。
活動十三「節慶的米食」:知道節慶米食的由來。
活動十四「來吃草仔粿」:了解清明節吃草仔粿的由來。
活動十五「冬至吃湯圓」:知道冬至吃湯圓的由來。
活動十六「過年做年糕」:知道過年吃年糕的由來,了解年糕的吉祥話。
活動十七「米料理品嘗大會」:學習與他人分工合作。
備註:家中若有農夫的用品:斗笠、簑衣…等物品或圖書,可以帶至學校分享。
全站熱搜